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水利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余文学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7 12:31:2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五”规划》(水规计[2012]190号)。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对于全国水利信息化事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提升水利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水利可持续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然而,相比构成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不晚,但发展缓慢,相对落后,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水利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运行维护经费无固定渠道,现在的主要做法是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系统维护费用列入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采取工程带动的办法筹集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资金。但目前网络建设应用逐步增多,应用系统已涉及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各方面,安全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量非常大,有些系统建设时间早,部份硬件设施急需更新,大量的软件引进开发工作急待加强,已建成的系统存在运行维护费用问题等,租用公用线路和正常软件升级服务等都需要费用。仅仅依靠临时解决的费用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大投入,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二是水利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网络建设较缓慢。水利行业涉及面宽,专业众多,应用复杂,目前普遍做法是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采用外包服务,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使得应用系统的需求和使用与实际脱离,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还不够,已严重影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加上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信息的全面、准确、实时性不足,致使在水利信息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其他部门差距较大。因此要加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水利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全国性的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还未建成。四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低水平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

  可见水利信息化建设作为水利行业的非工程性建设,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将有效减少干旱洪涝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城镇一体化的建设中、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日益深入的形势下,解决我国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四大水问题,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必须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