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实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持续创新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0-12-10 15:37:21
工程收入环节的责任成本、器材部门物资采购、进场、验收入库、领用等环节的责任成本、生产作业层相应的责任成本、劳动力、机械消耗环节的责任成本等,只有不断强化这些环节的目标成本,项目整体成本才能真正实现可控,才能持续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

  2.强调全过程项目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中标签约到施工准备再到现场施工最后到竣工验收及保修阶段,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等。

  3.高度重视材料采购工作

  针对施工材料采购品种较多、价格不宜控制的问题,公司可以组织财务、材料人员,充分利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近两年公司材料采购对比分析数据库,并随时添加最新数据,各项目部可直接在联网电脑上直接查询所需有关信息,如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生产厂家等。这样项目采购人员可方便地找到合格的供货商,采购监督人员也能很方便地找到监督依据。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国际采购渠道。在国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需要的大量的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往往都需要从项目所在国以外的国际市场来进行采购,这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建立国际采购渠道的问题,必须用物美价廉、运输及时的所需工程物资来保证配合国际项目管理的有效实施。

  4.切实抓好工期成本控制

  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而不是工期越短越好。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好工期和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二是因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其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返工等,其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为工期损失。一般情况下,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方面,如为非自然因素导致的工期损失,随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盲目抢工赶进度,增大项目成本,导致亏损。

  5.积极采用项目成本管理软件

  以上海五冶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采用具有远程监控能力的网络软件,由公司成本监控系统和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公司业务部门对项目的监管和价格平台的发布和项目部内部成本管理。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的管理原理有WBS分解、PDCA循环、四算对比及平台化,由系统管理、进度计划、收入管理、目标成本、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成本管理、系统报表、财务接口9个模块组成。在8个项目合同额共14亿的工程项目上使用项目成本管理软件,与项目成本有关的所有数据在项目部内部相关人员可随时查看。以前部门之间拥有相对独立的职能和权限,各干各的,但实行流程化管理之后,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既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前面的工作干不完,后面的工作就没法干。比如在合同结算时,原来只要有合同,钱就可以付出去了,而在系统中,部门之间按业务流程建立起相互制约关系,整个系统依靠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严密的、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只认流程、数据而不认人,因此便管住了工程支出。

  6.优化施工图相关设计

  实行项目成本管理只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一个方面。从更高一级的层面上来讲,还应对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中,设计和施工均以工程量来计算费用,工程量越多越有效益的做法不是很合理的。实际上,承包商通过招标承担了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的角色之后,一定要对施工图进行优化设计,追求合理而科学的工程用量,使业主和承包商都能从中得到益处。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顺应国际项目管理“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这一基本的做法,增强竞争能力。例如,中国某工程公司承担孟加拉某河道的清淤工程,按计划图纸水下开挖设计底高程要-15米,但当时的挖泥船最深只能挖-12米。同时,还需购进新的清淤设备,工期也非常紧张。后经过讨论和咨询专家,对设计进行了合理化改进,将开挖底高程抬高到-10米。最后,不仅不用改进挖泥船和购进新的清淤设备,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工程投入,而且还改善了边坡稳定条件,减少了边坡坍塌带来的风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